百年校史 > 府中时期

第一时期:府中时期(1904-1911)

黄冈中学甲午战争后,民族危机空前加剧,有识之士,变法图强,"变法之本,在育人才;人才之兴,在开学校;学校之立,在废科举"(梁启超语)光绪二十四年(1898),清廷下诏:"将各省、府、州、县现在有之大小书院,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。至于学校等级,自应以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堂,郡城之书院为中等学堂,州县之书院为小学堂"。因变法失败,未普遍施行。光绪29年(1903年)清廷再次倾布了以张之洞为主拟制的《秦定学堂章程》。

施该章程,1904年,鄂东第一所中学--黄州府中学堂在黄州府试院(今地区实验学校内)创办。招一个班近50名学生。

湖广总督张之洞认为国民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,而要得到小学教员,须先办师范。为此,他曾下令部分府中改办师范。黄州府中学堂乃于1905年改为黄州府师范学堂。学生扩至2班。1907年师范生毕业后,复办中学堂,仍称黄州府中学堂。学生分文、宝两科,各100人左右。监督(校长)先后有:王仁俊(扦郑)(知府兼)、吴兆泰(星垓)、骐振(知府兼)、陈鸿翼(达九)。教员有15人。董必武(名用威)同志于1910年应陈鸿翼之邀来校任教,教英语和国文。府中学制为五年,课程共十二门:修身、读经讲经、中国文学、外国语、历史、地理、算学、博物、物理及化学、法制及理财、图书、体操。每周36课时,其中讲经读经每周9节,可见儒教在学校中的地位。....【详细】

宛思演宛思演进府中之前就在本县从事革命活动组织"证人学堂"。
李西屏李西屏1909年考入陆军测绘学堂,加入共进会。
詹大悲黄冈中学詹大悲后追随孙中山进行护法斗争,拥护孙先生的三大政策,促进国共合作,随北伐军到武汉...

百年校史 > 启黄时期

第二时期:启黄中学时期(1912-1926)

启黄中学和朱家巷时期的六中历任校长

  • 陈鸿翼(达九)(民国元年--三年)
  • 汤丙南(民国十年--十一年)
  • 帅培寅(畏齐)(民国四年--九年)
  • 蔡光青(谦存)(民国十二年--十三年)
  • 王柏霖(民国九年--十年)
  • 钟图南(鹏程)(民国十四年--十五年)

武昌起义爆发,黄州府中学堂与省内各府学堂一样,无形中停办,民国元年改办第三区启黄中学。

民国建立后,废除府、州建制,乃就旧有之十府一州领域划为十一学区,黄州府为第三学区。当时,"各区中学率用原府有书院旧名,如武昌府中改为勺庭中学,汉阳府中改为晴川中学,安陆府中改为兰台中学,德安府中改为汉东中学,惟黄州府中,不用河东书院旧名,改称启黄中学,是特例耳。"(夏元漂《最近湖北教育一览》)。

启黄中学,校址设在武昌胭脂山朱家巷。武昌朱家巷校址是前黄州府师范学堂所购置。宣统三年,夏寿康被委任为黄州府师范学堂监督,当即如集黄州八县旅省绅商,会议办学方法。

当由湖北咨议局议长浠水汤化龙提议:黄州作属,滨江者五县,轮般到省其他便,其不滨江者三县,到府到省路费相差无几,宜在省垣购买校址,于聘请名师,采办教材,收集图书,购借标本,均称便利,并可以开通风气,一正乡村士人塞野之习俗。当时到会绅商一致赞成。于是在当年二月购买废抚标营房屋基地一所,计价纹银1200两,由师范学堂及八县绅商分摊。后因武昌起义,黄州府师范学堂停办。元年,湖北教育司规定,就黄州八属划为第三区,办理区立中学,并委陈鸿冀为校长。陈校长遂查照原案,将第三区启黄中学办在武昌朱家巷....【详细】

宛希俨,梅龚彬:1917年入启黄中学第四班学习。他们在校组织"人社",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及进步书刊,研究...
陈学渭:字宝存,苏春人。1924年入省立六中第八班读书。关心国事,思想活跃,积极从事学生运动,"五州"惨惨案时...
董毓华:原名张光人,苏春人,1921年考入启黄中学。在校期间,接触到全国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,被新文学强烈...

百年校史 > 六中时期

第三时期:省立六中时期(1926-1938)

六中时期的六中历任校长

  • 王治孚(民国十七年二月-十八年二月)
  • 陆云龙(民国二十年二月-二十四年八月)
  • 姚葵皋(民国十八年二月-十月一日)
  • 方善徽(民国二十四年八月-二十七年二月)
  • 王治孚(民国十八年十月-二十年二月)
  • 张翮(民国二十七年三月-七月)

民国十五年(1926)秋,省教育厅命六中迁回黄州开办,不是新起炉灶,而是将原黄冈县立初级中学接收过来,改办省立六中。黄冈县立初级中学是李四光的父亲李卓侯先生民国十年创办的,校址即为黄州府中学堂旧址。民国十六年春,省厅通令废话止县立中学,黄冈县立初中遂为省立六中接收。校址迁至一字门外陶家巷(即今天的校址)。二十四年(1935)改为湖北省立黄冈初级中学。

黄冈县立初级中学改办六中的初期,情形比较混乱,十七年(1928)九月七日上报省厅的工作计划上说:"属校接归省办,时仅年余,在这年半期间,军事的影响,政治的变化,经济的困难,无一不是学校发展的障碍。校长之更替已历五次,则教职员之进退更不可纪。在这种混乱状况下的六中,过去的成绩当然未有。今年二月王(治孚)校长接办时,黄州附近伏莽四起,赫壁西山密布愁云,教务上之困难当可知矣。" 这种状况虽逐步有所改善,但仍不令人满意。

首先,由于政局不稳,控制省府政权之派系你来我征,故而校长也更换频繁,造成学校混乱。如王治孚1928年2月接任校长,一年即被解职,由姚葵皋接任。姚任职八个月,1929年10月又被王治孚取代。姚将学校钤印带到汉口,拒不移交。王治孚受命即解聘黄伯豪、蔡之祯、王文锦等数名教员,王文....【详细】

陆云龙:接任六中校长。陆原为襄樊省立十中校长,校政管理有相当经验。...
汤济川:他会教国文、历史,还擅长音乐,后任武昌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...
王文锦、刘晓东、张吉齐等:均学有专长、造诣精深的教育界名流。他们讲究方法,要求严格,被新文学强烈...

百年校史 > 二高时期

第四时期:省立二高时期(1939年-1949)

1938年7月,日寇步步进逼,武汉外围军情紧急。湖北省主席陈诚决定把全省公私中学合并,向鄂西山区转移,组成湖北省联合中学,省立黄冈初级中学在校长张翮带领下迁到利川与汉口实验中学合并,称湖北联中利川分校。但是黄冈初中的师生随之西迁的是极少数,绝大多数师生仍留在鄂东。

施该章程,1904年,鄂东第一所中学--黄州府中学堂在黄州府试院(今地区实验学校内)创办。招一个班近50名学生。

1939年,为了解决青年学子就学问题,鄂东专员程汝怀等利用原省立黄冈初中的基本力量,组建湖北联合中学鄂东分校。程自兼校长,蔡礼成为主任综理校务。校址设在罗田山区三解元(当时属黄冈)一带。校舍利用各族祠堂庙宇和少数民房,因陋就简,略加修缮。分黄冈、黄安、苏春三处招生。录取学生900余名,计高中3班、初中11班、女子1班,另简师1班、师训2班、补习2班,共20班,分高中、初中、女子三部。高中部设泗泊河,初中部设三解元,女子部设麻冲河,简师及师训班设三里畈。1940年2月,奉令将鄂东各县中学改为本校分部,1941年7月,各县初中仍归各县。1942年2月,遵省府命令将鄂东分校分为三校....【详细】

冯健男:1943年毕业,后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。1949年参加解放军,历任中南军大广西军校宣传干事《解放军文艺》编...
柴挺生:1942年毕业,后考入中央大学水利系。从事水利研究近50年,专攻"泥沙问题","航道整治","河床演变...
何光裕:1945年毕业,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。曾任黑龙江省财政厅会计工程管理处科长、代处长、财政科研所政策研...
田启亚:1947年毕业,后在国立湖北师范学院,武汉大学专修英文。在大学时参加共产党地下活动,建国前入伍,长...
易宪武:1945年毕业,原昆明工学院副教授,冶金高级工程师,中国化学化工学会会员、中国金属学会会员。长期任...
闻伯英:1948年毕业,湖北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所长,教授级高级农艺师。在杂交水稻栽培,制种技术工作和农业区旬...

百年校史 > 整顿巩固时期

第五时期:整顿巩固时期(1949-1957)

1949年5月14日,黄州解放。根据上级:"维持现状,立即开学"的指示,黄冈高中于5月18日复学上课,共有学生240余人。校长仍为张希洁,军管会派刘任担任教导主任,具体学校工作。6月,地委决定将黄冈县初级中学、黄冈师范学校并入黄冈高中,改名黄冈中学,专区文教科长梅白兼校长。11月,程德懋任政治辅导员,具体负责学校政治领导。1950年1月,专区教育科副科长黎生接任兼校长,李式之任副校长。3月,省教育厅指示黄冈师范独立,由周智任黄冈中学校长,共有学生300余人。9月,叶华任校长。1952年9月,尹大中任副校长。1953年春,根据"整顿巩固,重点发展,提高质量,稳步前进"的方针苏春三处招生。录取学生900余名,计高中3班、初中11班、女子1班,另简师1班、师训2班、补习2班,共20班....【详细】

成功政治思想工作经验

1结合政治活动进行思想教育
在抗美援朝运动中,积极开展和平签名和捐献飞机大炮等活动,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。有两批共50多名学生报...
2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教育
政治、国文、历史、地理各科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。
3把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各项具体活动中去
例如评定助学金,坚持"贫困而优秀"的标准,组织讲座评定助学金的意义,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党的温暖,社会主义制度的...

百年校史 > 探索前进时期

第六时期:探索前进时期(1958-1966)

黄冈中学1956年来,高中部独立为黄冈高中,1957年9月根据教育厅指示,学校改名湖北省黄冈第四中学,1958年9月恢复黄冈高中原名。1960年秋季重开初中,又恢复黄冈中学原名。

本时期学校领导略有变动。1958年1月,方道南调任党支部书记,童土甲、田忠杰任副校长,校长关如。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,童土甲主持行政工作兼管学生思想工作,田忠杰分管教学。1963年,翟攀蟾调任副校长,协管教学。

这是黄冈中学在各方面探索前进的八年。在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如何进行教育改革,提高教育质量,如何加强党的领导,实行民主办学如何正确处理红与专的关系等方面,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认真的总结,得到不少教训和经验。195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:"我们的教育方针,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,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。" 1958年中央指示:"党的教育方针,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,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。

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在大跃进的形势下,学校掀起了教育革命的热潮。主要抓了两方面工作:一是劳动上马,一是教学改革。1960年,根据陆定一报告精神,教学改革....【详细】

1961年:学校对三年教育革命运动的得失进行了初步的总结。
1962年:贯彻《中教五十条》,学校组织全体教工对三年实践进一步讨论总结。
1964年:依照上级"减轻学生负担;提高教学质量"的指示精神,各科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有成效的探索。
1965年:学校又进行了以端正教育思想为中心的教育革命,批判苏联凯洛夫修正主义教育学,检查了智育第一。

百年校史 > 文化革命时期

第七时期:文化革命时期(1966-1976)

1966年6月:黄冈地委"文化革命工作组"进驻黄冈中学,成立"文化革命委员会"。
1967年:"7·20"事件后,"百万雄师"一派无形解散,"造反派"控制学校。
1968年:由于社会上的造反派分裂对立,黄州发生大规模武斗,每次都有本校学生参加。
1968年10月:黄冈地区第一支"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"进驻黄冈中学,收缴武器,解散武斗组织,制止武斗。
1969年春:按就近入学的原则招收黄州镇及附近农村1966年以来的小学毕业生入学。
1970年3月:道南任革委会主任。
1971年6月:开始整党建党。8月,方道南任党支部书记。1972年,方道南调任地区教育局长。
1972年:周总理提出批极"左"。教育战线召开了关于如何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的会议。

"文革"期间贯彻"五七指示",学工学农需要基地,客观上推动了学校工厂、农场的建设。黄冈中学校办工厂的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。1961年硫酸厂下马后,为配合教学,理化组还办过小型"桌面工厂",化学组还在"桌面工厂"生产过化肥。

1971年为学工需要,先后办过"920"厂、"化织厂"(俗称"猎毛拉丝厂")、"电机修理厂"、"机械修理厂"等,都因技术、原料、货源、效益种种问题而停办。1973年创办精密铸造厂,张庭良任厂长,带领全体办厂教职工艰苦奋斗,克服困难,因陋就简....【详细】

百年校史 > 改革发展时期

第八时期:改革发展时期(1977-1994)

黄冈中学粉碎"四人帮"以后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黄冈中学恢复和发扬几十年办学的优良传统,不断改革创新,开拓前进,迅速振兴崛起,成为全国著名的重点中学。 这个时期又分两个阶段,1984年以前为第一阶段,1984年以后为第二阶段。

1978年:地委按《中教五十条》精神,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。
1983年:周维新调任地委副书记,1984年,为适应机构改革的新形势,重新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。
1991年:肖家卿任工会主席。曹衍清、汪立丰任副校长。
1992年6月:曹衍清任校长,张延良任党总支书记。1993年10月,黄冈中学党总支改建党委会。
1993年3月:省教委授予黄冈中学"湖北省普通中学示范学校"称号,为全省首批两所示范学校之一。

现将各方面情况分述如下:

粉碎四人帮后,1978年黄冈中学首批恢复为省重点中学,经地委研究决定,高中恢复在全地区招收新生,择优录取;初中在黄州镇择优录取,学制改为三年制。

1981年,高中改为三年制。至此,学校规模基本定型,共30个教学班,初中每年级4班,共12个班,高中每年级6班,共18班,在校生维持1600人左右。

下一页

百年校史 > 改革发展时期

学校工作有如下特点

1全面贯彻方针,培养全新人才

恢复高考制度后,社会上有一股追求升学率的风气,黄冈中学也受到影响。

1、强化思想教育,提高政治思想素质。
2、深化教学改革,着眼发展智力能力。
3、增强文体活动,保证学生身心健康。
4、落实劳动教育,培养劳动人民感情。
5、广泛开展第二课堂,发展学生兴趣特长
2改革管理体制、增强凝聚力量

1978年-1984年,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,支部与行政互相尊重,互相配合,使学校从文革混乱状态中,很快走上正轨,迅速振兴。

横向分权:实行横向分权,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;实行纵向放权,调动一层人的积极性;
纵向放权:扩大教研组长,年级组长的权力。备课组长由教研组长任命,各年级任课教师名单;

1989年又进行了劳动、人事、工资制度的改革。按时"优化组合"的原则,实行聘任制和任命制的结合的体制,彩用结构工资制,制定岗位职责,量化考核,奖徵结合,做到多劳多得、优劳多得、贡献大多得,引进竞争体制,拉开档次,奖勤罚懒。

上一页 下一页

百年校史 > 改革发展时期

3培养良好校风,优化育人环境

优良的校风是各方面工作的自动调节器。黄冈中学一向具有良好的校风。

4重视师资培养,做到后继有人

黄冈中学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高素质,发展爱好特长,都需要教师去探索、实践、创造。

5加强设施建设,美化校容校貌

粉碎"四人帮"后,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加上学校自筹一部分资金,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,使平房基本上楼房化,学校面貌焕然一新。

6搞好校办企业,改善办学条件

这个时期黄冈中学校办企业有较大发展,但也经过不少曲折。

1978-1980年:校办精密铸造厂进入低谷,连续亏本,不但不能盈利,反而成为学校一个包袱。农场也因路程远,劳动量大而难以经营。
1991年:学校成立勤工俭学管理处,徐启炎任主任,张庭良校长分管这方面工作,进一步加强对校办企业的管理和领导。全年产值达120万元,纯利达20余万元。
1964年:中共华东局书记魏文伯来校视察。
1981年:教育部副部长刘仰峤、周林来校指导工作。
1983年: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来校参观,并给同学讲话,鼓励同学们在科学道路上奋勇攀登。
1984年:原教育部长刘西堯来校视察并题词。
1986年: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为学校题词:"辛勤育英才"。
上一页

百年校史 > 继续新辉煌

第九时期:继续新的辉煌(1994-今)

黄冈中学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。一百年的风风雨雨,一百年的灿烂辉煌。百年来,她培养了近2万名毕业生,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,为民族解放、为祖国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桃李遍天下,声名动九洲。然而,历史的辉煌只属于过去,未来的辉煌正等待着黄冈中学人去开拓创造。如今,黄冈中学上下一心,全校师生按照"严谨、求实、团结、奋进"的培训精神,向着新的高峰攀登,力争在新世纪到来之时,把黄冈中学建设成为拥有第一流校园、第一流设施、第一流管理、第一流教师、第一流质量的全国第一流学校,为提高民族素质,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
金鸡唱晓,千树桃花迎旭日

群英揽月,满园灯火耀明星

黄冈中学的历史正掀开崭新的一面。